微信扫一扫
近年影音平台风行下,大陆出现许多网路红人,其绰号、名字更成为有庞大商机的IP(智慧财产),但也因此成为商标蟑螂的目标。
8月时,大陆影音平台bilibili中的知名影片主敬汉卿发布了一则「我被告知跟我22年的名字我不能用要我改名!我如何维权」影片,指称有企业发函通知他,使用「敬汉卿」一名侵害该公司的注册商标专用权,敬汉卿愤怒表示,自己居然会连名字都无法使用。
该事件引起外界以及媒体关注,之后陆续披露好几位知名影片主、直播主等网红都发生名字、所用名称被其他企业注册商标的事宜,包括电竞主播「张大仙」、厨师网红「美食作家王刚」等都难逃毒手。
抢注商标 成一门生意 微信公眾号毒眸引述业内人士指出,抢注商标已经是一门成熟、有完整产业链的生意,成立空壳公司注册名人商标、再等原主赎回一事屡见不鲜,体育明星便深受其害,如「姚明」相关商标逾200个,「林书豪」相关商标也有300个。而注册网路直播、影片网红则是当前商标蟑螂们的新趋势。
由于这些影片类型网红往往都是小型团队,甚至是个人就进行拍片工作,且出身背景很多都是小老百姓,不似知名企业、演艺明星、体育明星般背后有相关的法律顾问、律师团队能进行事前预防、事后处理。
同时,许多网红属于短时间爆红,也无法确定事业能否经营长久,而注册商标至少也要人民币(下同)几百元的成本,加上注册、甚至事后维权程序均相当繁琐,不似商标蟑螂已熟悉相关程序,部分网红儘管意识到商标问题,也常忽略处理,甚至商标被侵害后发现维权旷日废时,最终也选择不去解决。
明星、企业维权手段激烈
相较素人网红,明星与大企业对抗商标蟑螂的手段则更为激烈,除提告外,也经常先行大量注册类似商标维护权益。而值得注意的是,基于网民的讨论,许多明星时常也会出现一些另类「段子」,使得明星的商标护城河必须拓得更宽。
近期最知名的案例要属港星张家辉。2017年张家辉为手游「贪玩蓝月」代言拍摄广告,当中台词「我是张家辉」因为其发音类似「我系渣渣辉」,从此「渣渣辉」一词反客为主,成为网路上讨论张家辉的代名词,而还有其他公司在2018年推出名称为「我是渣渣辉」的游戏,直到张家辉工作室介入、谴责侵权才下架。
为防范类似情况,今年5月时有位叫「张家辉」的申请人便申请45项涉及食品、饮料、广告等多领域的「渣渣辉」商标,故外界相信这是张家辉本人维权举动。
在大企业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包括阿里巴巴除自身相关商标外,也一举将整个家庭「阿里爷爷」、「阿里宝宝」、「阿里婶婶」注册,老干妈也注册「老于妈」、「老千妈」、「老干妈」筑护城河。
虽然网红无法像明星、大企业有如此激进的维权举措,但也能借鑑参考注册几项重点商标,毕竟商标蟑螂来势汹汹。毒眸也引述律师说法称,网红最好趁早注册商标或进行维权,否则时间愈拖愈久,维权难度只会加大,且在相关案件中其实维权方的败诉率并不低,呼吁网红们要关注自身智慧财产,才能确保创作者权益。
(工商时报)
PS:商标注册、版权登记、专利申请、贯标咨询,找中企在线知识产权(www.3000.com.cn)
中企(zhongqi.net.cn)、中企动力(zhongqidongli.cn)、中企在线(zhongqizaixian.cn)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9220888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