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有一张 11 万的“开学清单”,请各位家长查收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有一张 11 万的“开学清单”,请各位家长查收
转载
苏苏于 2019/09/06 16:34:2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了不起的辣妈
1114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
孩子一出生,漫漫“碎钞”之路就开始了。
关键是我们赚钱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前两天孩子开学,在一片庆祝小祖宗终于回归学校的朋友圈里,北京一位父亲晒出的“天价开学清单”格外醒目。
他说孩子开学了,媳妇给他发了一张孩子的开学准备清单,不算不知道,一算吓死人。
从开学必备的学习用品,到各项补课费用,还有学校组织的旅游、假期带孩子见世面的经费。
一条条看下来,真是壕中有序,贵中有理,这钱花得好像确实在刀刃上。
以前咱们老一辈的人总说,多个孩子就是多双筷子的事。可如今多养一个孩子,堪比供一套房子。
去年有个妈妈说自己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不好意思,今年已经升级到八万了。
光是女儿一年的补课费用就砸了 5W 进去,还不算民办的学费,还有吃喝拉撒睡……
在孩子身上花的钱比咱自己多了不知道多少,最后只能感慨:我这哪是养孩子,分明就是养碎钞机。
吃进去的奶粉,进口的要一百多块钱,拉出来要用尿不湿,名牌的又要一百多块钱。
一进一出,双向收费,孩子长得越来越好,咱的荷包越来越薄。
从每月上万的早教班,到暑期花上四五万才能带孩子体验国外生活的幼儿园。
从校内必不可少的应试教育,到课外琳琅满目的素质教育,一样都不能少,没一个家长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再不济,至少得琴棋书画能通一二,笔墨纸砚略懂分毫吧。
北上广深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就超过了 200 万,这还是节衣缩食后最保底的估算。
要是较真起来,别说海淀区家长对这个数字嗤之以鼻,顺义妈妈估计连眼皮都懒得抬。
偶然间继承了 300 亿遗产的王多鱼,和妻子夏竹商量以后想把这笔钱裸捐,一分不留。
正在签字准备捐献的时候,夏竹肚子里的小宝宝踢了她一脚。
这一脚提醒了王多鱼,大人是享受够了,但孩子还得养活,想了下决定“裸捐的原则不变,给孩子留一点,不用多,够养活就行。”
“孩子一生下来就得要个月嫂、尿不湿、吸奶器、磨牙棒、奶粉、果泥、肉泥、蔬菜泥;
孩子长大了,钢琴、游泳、轮滑、英语、乐高,哪一个都得学;
万一孩子以后学习不好,还得请家教,逢年过节要去老师家走动,又不能空手去,那全是钱;
儿子谈恋爱,送礼物,结婚还要彩礼、房子、装修、家电;
买完房要买车,买了车还得买车位,买完车位还得上保险……”
夫妻俩算了一天一夜,列出一条几十米长的清单,最后来了句灵魂拷问:“万一咱们要是有了二胎了怎么办?”
我家一邻居,孩子十二岁,前两天刚刚小升初,那真是碎钞机里的战斗机。
当初备孕的时候没怀上,做了试管就花了六万多;怀孕足月后顺产条件不好,做了剖腹产,住院一个月花了两万多。
要八千多,算上其他的辅食、婴儿车、婴儿床,随便一合计三年就是三十万。
幼儿园学费加上报的兴趣班,每月固定支出五千块钱,三年就是十八万。
马上初中又要开始新一轮的报班,还有高中、大学、读研、考博……想想都头大。
邻居深夜发文: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看不懂的诗和到不了的远方。有网友在论坛发帖子,说儿子有个数学作业要他帮忙,作业叫“My Life”。
作业要求是你可以任选你未来的理想职业,然后做家庭财务计划。
作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练习做 PPT,二是学习简单的统计。
未来的生活水平和家庭规模就以自家现在的为准,两个孩子一只狗。
为了帮助儿子完成作业,他积极提供了各项数据:吃饭、穿衣、住房、交通、医疗、教育、娱乐休闲,等等等等。
他儿子拿到数据就开始计算,感叹声不绝于耳:“怎么这么贵的啊!”“太贵了吧!”。
果然日子没过多久,钱就不够用了,统计结果入不敷出。
儿子规划的生活面临三个选择:开源、节流、降低生活标准……
可等他再去打听儿子的家庭财务计划表时,发现他居然平衡了开支,顺利做完了。
开学季,闺蜜送儿子去幼儿园报完名回来发朋友圈诉苦:
“眼睛一睁,一只 Prada 就没了,眼睛一闭,一只 Gucci 就没了。”
下面有位妈妈评论:“不要小瞧我们这些不咋打扮的中年妇女。
要知道,我们帮孩子背着的那只印着教育机构大 LOGO 的丑书包,可能就是一只 Chanel 的价格。”
我女儿也是,今天嚷嚷着画画,明天就要弹吉他,换兴趣班的速度比渣男换女朋友还快,因为她口中的兴趣,不见得真是“兴趣”。
但我们家长却必须拿出百分百支持孩子的态度,万万不能让自己的钱包拖住了孩子努力奔向优秀的脚步。
学钢琴的孩子,按下黑白琴键的时候,也顺便清空了老母亲购物车里放到失效的口红、包包和护肤品;
学舞蹈的孩子,旋转跳跃劈叉之余,也间接踢走了老父亲惦记了几年的电脑外设、改装轮毂和保时捷乐高模型。
我们这届家长是真苦,有了孩子后,花钱不是如流水,而是如洪水。
为了不让自家的娃儿输在起跑线,我们只能挥舞着人民币,跑步入场。
每一天都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搬砖,想一想孩子就充满了无限的动力。
在这一场不计回报的付出里,只要孩子好,当爹当妈的再苦再累,也甘之如饴。*作者:豆妈,女儿派主笔,资深儿童心理专家,少女心满满的二胎妈妈,专注于幼儿心理教育和亲子阅读。本文来源于女儿派(ID: nverpai),关于养育女儿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女儿的苦甜,这里都懂;愿她们一生纯良,一生知礼,一世得体。了不起的辣妈(ID:lamajiaoshi)已获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