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悲观主义者:活得太清醒,是件不浪漫的事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今日看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悲观主义者:活得太清醒,是件不浪漫的事

转载 苏苏2019/09/04 15:34:5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原来是柒公子 5941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999年拍了《人间四月天》之后,我就得了心脏病,我第一次住进医院的时候,医生跟我讲的话我现在记得还很清楚。

医生说:你现在就要住院,因为你随时有猝死的可能。 

那一年我28岁,我没有想到那个“生与死”这个概念对于我来讲忽然变得很近。

那时候我的心跳在睡眠的时候一分钟只有三十三次,后来经常有人问我说:

现在心跳怎么样?

我说:还在跳,就是慢了点。

于是我想起徐志摩以前讲过一句话说:只要心还跳。

——《似水年华》黄磊口白


因为黄磊,所以一直在看《向往的生活》。


节目里终于还是响起了《似水年华》的音乐和口白,这是以前我每晚睡前都要听的,直到现在还是会被最后那句“只要心还跳”击中。


一直都记得2003年暑假在家守着央视一套播出《似水年华》,乌镇、齐叔、文、英,距今14年。


14年的时间我们都成长了,我也好像比以前更能听懂这段独白了。


28岁的黄磊说:“我希望我得到的少一点再少一点,我也希望我的生命短一些再短一些。”

48岁的黄小厨说:“我希望我胖一点再胖一点,平凡人生烟火气。”

就像16岁的我说:“我一定要与未来的他一房两人三餐四季。”

如今20大几的我倍感:“人生如寄,一人才能活地清闲自在。”


人生好像就是一个慢慢清醒的过程。


黄磊说: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悲观就是清醒,就是看得通透,所以不会因为眼前的事产生困顿感。

你得清楚意识到,人生整体就是结束,就是早晚的问题。


我想我一直也是个悲观主义者。

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样的,但是我曾经和黄磊老师一样惧怕年龄惧怕衰老,也数过人一辈子能活多少秒?

但是当我能读懂一些文字,能够有所共鸣的时候。

我知道这是年龄带给我的成长,我能活得更清醒。


比如,以前如果听到众生皆苦,我一定第一时间给予反驳,其实只是不想诚实面对自己的情绪,当个悲观主义者。

很后来很后来才愿意承认,没有人会永远开心。

或者说每个人都会不开心,只是不开心的程度,持续的时间不一样。


悲观主义者什么样呢?


就是喜欢给很多好的事情加上时效。


比如会说“他现在对我挺好的”、“我们现在在一起很开心”... ...

背后的意思就是,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很好好的,也是短暂的,但不管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我都不强求。


我清楚的知道无论过程怎样,所有故事的结局无一例外都是擦肩而过再无相见之日的。


小时候看电视剧,还是喜欢看喜剧结尾的,正义会打败邪恶,善良的人都有好结果... ...


那时候以为生活皆是如意,但现在我脑子里想到的所有故事都是以悲剧结尾的。


我打心底里比较喜欢悲剧美学,悲剧带来美,后悔遗憾带来美,人生若只如初见带来美,相忘于江湖带来美... ...


在结尾注定悲剧的情况下,无论开头中间有多欢乐,都是短暂的,我也会觉得那些欢乐只是为悲剧结局做得铺垫,而不是真的快乐。


也是因为看透了这些,悲观主义者的最大好处就是在投入更多之前及时止损。


无论做什么事我都先要计算自己的得失,事情永远做最坏的打算,以方便自己在面临失败也可以冷静处理且可承担后果。


譬如一件事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等到最坏的打算发生了我也只会感叹“果然还是发生了”。

悲观主义者就是这样,遇到一件事,哪怕是期待已久的事,第一反应也是想出一百种bad ending可能性。


在这些揣测和假设的缝隙中,也会冒出来一点:这也许真的是一件好事情的念头。但是旋即又会推翻它。


我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期待和雀跃。


只要不抱有期待,自然也不会有失望愤懑。


所以我很害怕别人喜欢我,因为我觉得他肯定还不够了解我。


我始终觉得我不够好,如果他跟我接触了解我了,肯定不会喜欢我,因为连我自己也不喜欢我。


但如果我真的爱上一个人,我就不会计较得失,因为我天生悲观,我觉得我的一切付出不过是自我满足。


即使结局是悲剧,我早就明白“天不遂人愿”是人生常态。


有时候我就在想到底是因为悲观所以把很多事都看清楚了,还是因为把很多事看得太清楚所以悲观。

活得太清醒,果然是件不浪漫的事;

不深度思考,才会有轻飘飘的快乐啊!




配乐:小宇—张震岳
作者:柒公子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