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评论区话题丨你怎么看当代的高强度海空军作战?
1982年的马岛战争,仅从过程来看并没有太多出彩之处。然而,作为二战结束后罕见的高强度海空军对抗,这场战争也成为了当代海军最直观的教课书素材。以至于到今天为止,其经验教训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下面的视频 可以帮助你再次重温这场经典战争
阿根廷在1982年发动的马岛战争,最大动机就是分散国内因经济不景气造成的巨大社会矛盾。他们企图用外患和胜利,来获得更高的威望。战争时期的一系列管制措施,也可以对颓败的社会经济进行整肃。然而,基于自身的战略短视与大量失误,阿根廷终究是在战争前后付出了惨重代价。
1982年:阿根廷为什么敢对英国发动战争?
战争中。拥有主场优势的阿根廷海军,在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躲在港口不出。但当时的皇家海军,受到70年代开始的军费预算削减影响,规模与实力已大不如前。在北约集体防御的大框架下,他们逐渐成为北大西洋海区的反潜舰队。最后虽然赢得有惊无险,但终究是带着众多教训返回了欧洲。
铁与血的教训:马岛战争对于世界海军发展的启示
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工党政府先后将皇家空军的未来战术轰炸机计划与海军的未来航母计划,全盘砍掉。在70年代来临前,英国军队又从驰骋多年的苏伊士运河以东撤退。当马岛战争在1982年爆发时,依然保有雄心壮志的英国人发现,自己手里已经没有可以满足自己需求的武器。但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皇家空军翻出自己压箱底的老式武器,完成了人类空袭史上的经典战役。
疯狂黑山羊:马岛战争中的超远程空袭
1982年5月20日,英国皇家海军的两栖登陆编队在20艘护卫舰与驱逐舰掩护下,向福克兰群岛的圣卡洛斯港发动强袭。而阿根廷人到了次日8点30分才知道英军登陆的消息。这时的英国人已经卸下了2500人以及3.2万吨物资。阿根廷军队也将在之后战斗中发现,自己与军事强国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一边儿倒的吊打:马岛战争中的陆战
你们的关注 就是我们的最大动力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