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来自台湾的Paul Hsu似乎远比他的空间作品来得低调。各个城市的野兽派花店,Paras咖啡馆、Little B概念店、OOAK买手店等一系列客流和话题俱足的店铺、咖啡馆,乃至明星井柏然的家都由他操刀设计。但在完成每个项目之后他都不会停留在赞誉里,而是待在他的“造梦工厂”继续尝试、创造,不断给大众视野带来惊喜。
▲ 设计师Paul Hsu,来自台湾、现定居上海。设计工作室 MHPD 和 Paufect 创始人之一。善于动手、钻研材质,主攻室内设计。
从空间设计到家具设计、材料开发到推出产品,MHPD工作室所涉及的领域在不断扩展,每一个项目都在探索材料的边界和设计的可能性,你很难给他们一个符号或风格化的定义。如Paul所说,“意外”才是设计里最精彩的部分。
今天,《IDEAT理想家》做客Paul的最新“秘密基地”,进行了一趟“大搜查”和“大盘问”,这个野性、有趣又怪诞的空间简直填满了这位“宝藏男孩”的各种“人生意外”!
《IDEAT理想家》 X Paul Hsu
点击视频,看看这位爱动手的设计师,有着一个怎样的“梦工厂”。
在搬来徐汇区的新工作室之前,MHPD原本在一幢老洋房里办公。因为空间局促,满足不了更多实验和装置制作的空间需求,因而急迫想要找到新的工作场地。一次偶然的机缘,Paul在带猫咪洗澡时发现这个家附近的空间正在出租,果断签下租约。
场地在改造之前也是作为办公空间使用,但由于隔间过多,将空间划分得零碎,加之房屋状态颇为老旧,于是Paul在租下这个空间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里面所有隔间全部拆掉,根据使用习惯对空间布局重新整理和规划。
整个翻新在一个月内完成,换了耐脏的水泥地板,把脏乱的卫生间拆除重做,除此之外并没有做过多修饰。各种机器、一整面墙的工作服粗旷又野性,彩色玻璃、彩色透明塑料帘布被用于分隔空间,墙面斑驳的纹理和随意放置的艺术作品格外搭调。
工作室最喜欢的一件装置?
肉。我们每一年都会做大概50个“肉”,打算未来会把它做成一个房间,先从一根柱子开始做,然后做一堵墙,再把它拼成一个房间,在有生之年希望可以把它变成一幢建筑。这是现在最喜欢的,因为它有生命。
>>滑动查看图片<<
▲ “肉”也是Paul常用到的空间装置
办公区、手工实验区、物品堆放和陈列区域有了清晰的分割,被称作“厨房”的实验室是诞生各种新奇材料和装置的“基地”,也是Paul在工作之余切换思绪、恢复灵感的重要场所。工具、模具散乱着,油彩和树脂的斑痕给操作台增加了故事感,各种新奇的材料和艺术装置都在这里诞生。
>>滑动查看图片<<
▲ 一楼区域,有Paul为Tube创作的装置,让废弃材料获得新生命,以及他为OOAK和Little B空间创作的空间装置;还有他创作的月球系列,充满设计师的新奇想像。
工作室最喜欢的空间是?
实验室。我们会把它称为“厨房”,我们会在里面做很多东西,有“肉”、可能还有新的“月球系列”的装置,还有灯,都在这边完成。
如果没有特别的安排,他可以几乎整天都呆在工作室里,晚上十点或十一点才回家。
“我不觉得工作是辛苦的事情。但我不经常待在电脑前,相对停留时间比较久的就是站在鱼缸前面,放空。”
“动手”是Paul的设计里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出租屋的家具、工作室的装置、做展览、店铺设计时用到的装置或设计品,不少都是他自己的实验创作。这种能力的养成不仅与儿时经历相关,也离不开设计经历给予他对“创造”的思考。
“以前刚开始在做室内设计的时候,很依赖外部给予的一些‘内容’。但你慢慢发现,你接触到的这些信息源,它给到你的东西,最后组成的就是你的设计,这个事情蛮被动的。其实设计师不应该只去拿现成的东西,设计应该是要自己去寻找的。所以我们最终选择自己动手。”
分享一个你最喜欢的材料?
最喜欢的材料是透明、有反射的材质,比如玻璃、亚克力等,我们会喜欢把它们跟石头、水泥这类冲突感强一些的材料放在一起。但我们会改变材料的状态,比如改变玻璃应该有的颜色,或在里面加一些气泡、纹理,这是最近比较喜欢用的。
▲ 材料间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新奇材质,Paul总是充满着好奇心,不拘泥传统,尝试用材质拼接出有趣的空间。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他为Little B打造的概念空间中,充斥着霓虹渐变色的透明材质。
最喜欢的一种颜色?
Pantone今年的年度色,珊瑚红吧。但严格说起来,比较喜欢的可能是类似这样的绿色(一块灰绿瓷板)。这是最近比较喜欢用的颜色,每一年都不一样。
▲ Paul设计的每一间野兽派空间都独具个性,其中一间为肉粉色调。
最喜欢的一个图案?
圆形,圆形里面可以划分出很多不同的形状,是包容一切的图形。
最喜欢的一件家具?
Terje Ekstrøm设计的Ekstrem(下图中蓝色沙发椅,为办公室的咖啡会客区域)。还有我自己为WAWY空间设计的吧椅。
▲WAWY空间
最喜欢的一幢建筑?
小时候的家。
最喜欢的城市?
巴黎
最喜欢的设计师?
我们所有的同事;还有我尊敬的Carlo Scarpa。
▲ 办公室中的工作区
养宠物吗?
家里有两只猫,办公室里有一只Sony的Aibo机器狗,名叫Alita非常聪明、一直可以互动。
在工作室入口的上方,两行标语格外醒目,We keep audiences mildly hypnotized & properly distracted. 粗看有些摸不着头脑,但结合Paul对店铺设计的看法,就易于理解了。
“我在做店铺的时候,不太喜欢做店的时候所有东西跟着角落走。比如说做服装店,会希望这个服装离墙大概有一米,而不是直接靠着墙。人进去之后绕着墙走,就把一个空间规划死了。人是很多潜意识在决定你要做什么事的,我们希望减少空间给客人的确定感,因为一旦有了明确的目的、决定要走这条路,沿途的风景你是不会看的。路不好走的时候,才会慢慢地去看空间中的每一个部分。”
最近在做什么项目?
最近在做野兽派,还有一个民宿。民宿在一幢老建筑里,做了六个房间,一个艺术展览空间,加上一个小咖啡店。预计六月份差不多就可以开张。关键词是:时髦、干净、舒服。
>>滑动查看图片<<
▲ Paul设计的Paras咖啡馆
不让咖啡馆的椅子过度舒服、不放插头、甚至不给出明确的方向指引,这些“不合常理”的操作背后,是Paul希望走近空间的人可以用心投入感受,在那似乎小小的“注意分散”里,收获对眼前的生活更为鲜明的感知。
被问及理想的工作间是什么样子,Paul回答道:就是现在这样子,什么都没有,但是又什么都有。
泥土是创作的养分,循环是城市的未来
“没有不好看的材料,就像其实也没有不好吃的东西,就看你怎么去“料理”它。”
对Paul来说,儿时在山里居住的经历时至今日仍是影响他设计的关键,而学美术的叔叔算得上自己理解设计、以设计思维审思生活的启蒙:“小时候有六七年的时间,我们住在山上。原本是住在市区的,搬到山上时,觉得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体验,因为每天都可以出去探索,在河边、小溪、山间,接触泥土、石头、水,还有植物、昆虫,那段经历增加了我许多感官上的体验。”
山上的生活是简单的,信息的刺激不多,手头的玩具也不多,但叔叔教会他拥有用简单的工具获取快乐的能力。“每天放学的时候,他会带我去文具店买彩色纸。他教我用彩色纸剪出各种形状,先在纸上可能画一条船,然后用彩色纸剪出色块去拼贴。这是我最早对设计的启蒙。如果你问我最喜欢的设计师是谁,那个人应该是我叔叔。”
▲ 在Paul的空间中,任何物件都能够成为创造惊喜的载体。
近期,Paufect_MHPD作为MHPD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分支加入了Precious Plastic组织,并着手废弃材料的回收和积累,在他看来没有任何材料是需要被丢弃的! Precious Plastic项目是由荷兰设计师Dave Hakken于2013年发起,他在项目网站上公布了4个回收机械的设计图供免费下载,以对抗大范围的塑料污染。
▲ Dave和他的回收机器
通过线上教程、展览、工作坊等宣传形态,Dave鼓励世界各地的志同道合者为环境发声、发掘回收塑料的优点并进行再创作,其毫无保留的分享也使身处不同地域的环保爱好者利用身边的材料建造塑料回收机器成为可能。
Precious Plastic在2017年荷兰设计周上的的展览,展示了回收塑料的诸多可能性。他们从路边、建筑工地、垃圾箱等地搜集包括废弃大理石、水泥块、外卖餐盒、纸箱等在内的“垃圾”,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可以把它们利用起来,做成有艺术美感的作品。
“目前就是Recycle Everything。我们去回收任何一个觉得它也许可以Do Something的东西,先把它们捡回来,累积到一个量的时候就会拿它来做一些东西。具体会做成什么,现在还不知道。”
▲ 工作室里堆放的废弃材料,大理石废料和回收的塑料瓶等等。
设计,在感性和理性的天平上摇摆
“我必须承认在空间中,‘我们设计的很少’,并非我们怠工,而是它需要承载大客流量,及多种服务内容。抢眼的设计似乎是一种偏见,分配与拥有,是我们的设计。”
Paul设计的空间总能带来话题,但空间的可能性常常更多以留白的形式交给商户本身。惹眼的秘诀不是某个特殊的、夸张的装置或贵价稀缺的材料,而是在空间布局、动线安排和整个氛围的营造。
▲ 买手店OOAK空间
你如何看待有人说你的设计“网红”,会介意这样的说法吗?
当一个空间或事物以崭新的形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它应该是没有预设立场的。成为或变成网红,背后是关注与认同,对此我们认为网红并非贬义词。而我想任何的时间或空间都会欣然接受 而标签即为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认知,当每个标签出现时都是一种特别的声音,犹如蝙蝠低空穿行于夜空,无法捕捉,彼此发出音波而相互识别。标签化是现代社交必备的身分证也是徽章。
因对美的感知更为敏锐,“感性”似乎是设计师天然的特质,但在室内设计里,Paul总是格外强调理性和逻辑的重要性。“设计这个行业,你其实应该更多是理性。也许你发现了很多材料,觉得很多东西很美,但如果不克制,就会一股脑把所有东西放到一个项目上去,这就阻碍了功能的表达。所以做一个项目,我们需要很理性的前期思考,最后保留百分之十到二十的想象空间,在这里头可以有意外,可以创造一些特别的东西、特别的材料、特别的小角落,这正是它引人入胜的地方。”
“从事室内设计,我们提供的是解决方案。空间的需求是要去解决的,而美是我们要探索的。‘探索’和‘解决’在天平上近乎同样重要,所以对材料的认知和对客户想法的理解,是需要尽可能取得平衡的过程。美是因人而异的,空间的设计要在好用的基础上达到美,就是一个对平衡点的把握。”
▲ Paul设计的野兽派店铺
被问及什么样的空间是一个好的空间,Paul的回答也很“理性”:“一个空间不会是最好和最坏的,如果是一个最好的空间的话,它的使用功能会是单一的,它有可能是一个坟墓或者教堂。当我们活着、在居住和使用空间的时候,它需要有各种功能。”
最好的空间就是教堂或坟墓,
因为它足够纯粹。
福利时间
阅读完文章,你对Paul的工作室和设计作品有什么样的想法呢?留言和我们分享,我们将选取一位读者送出由Paul亲手制作的烛台一个(见下图)
✍
策划→ Tyra
撰文→ 凌敏
摄影→ 朱骞
视频→ Danny
Join Us
一键关注,获取更多智慧生活灵感!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