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暴跌!又一百年企业巨头坠落神坛!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今日快讯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暴跌!又一百年企业巨头坠落神坛!

转载 唐山生活网03-07 20:0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融资动态 作者:融资动态 6981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如果在大变革来临之际,


不顺应时代的潮流,不做出应对之策,


即便是再庞大的商业帝国,也不能幸免于难。


没有人,能永远站在时代的顶峰!

155岁的“鸭子”走不动了!


全聚德的烤鸭,真是卖不动了。


近日,全聚德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18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6亿元,同比下滑4.53%;实现归母净利润8865.71万元,同比下滑34.81%。



数据刚一公布,市场一声叹息:营收、净利润双降,财务指标全线下滑。此次全聚德暴跌的净利润,已创下上市12年以来的最大跌幅。


不胜唏嘘!是呀,谁都没有想到,有着155年历史,顶着“烤鸭第一股”称号的一代鸭王——全聚德,竟然没落到了这一步!



曾经的“一代鸭王”!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


中华老字号,创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的全聚德,曾经是与北京烤鸭划上等号的,那是个只有它才能代表“正宗”烤鸭的时代。


那时的全聚德,得到的是全方位的认可。


在朝堂,全聚德是一只有着国宴水准的烤鸭。


周总理一生中曾有27次在全聚德宴请外宾,尼克松、基辛格、卓别林等等,都与他一同吃过全聚德的烤鸭。



在民间,对于普通顾客而言,全聚德这三个字,也有着不同的寓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人会省下半个月工资,也要排队来吃;



在北京的70后80后,“吃烤鸭、吃全聚德”往往是他们刚工作时的首选;有亲朋好友来北京,吃全聚德,与游览天安门、长城,都是不可或缺的项目,这种想法至今仍在不少人脑中根深蒂固。



2009年,全聚德上市。2012年,是它最辉煌的年头:当年全聚德营收19.44亿元,同比增长7.84%,净利润突破1.5亿元,大幅增长17.71%。


巅峰时期,全聚德一年接待宾客804.07万人次,算下来差不多每天2万多人到店。


无论业绩还是股价,全聚德都十分风光。



鸭王“坠落”!


然而,市场没有永远的王者,更没有一成不变的市场规律!


就在全聚德达到巅峰之后六年,全聚德的收入和利润都原地踏步。在收入迟迟无法突破 20 亿大关的同时,全聚德的股价力不从心,一泄如注,相比最高峰时跌去 83%。



无论个人还是公司,成长都没有捷径。那些走捷径的人,短期来看获得了成功,但最后都走了弯路。


全聚德在 2012 年遭遇拐点,就是因为走了捷径。


捷径一:依赖公务消费;


2012 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限制公务消费。全国中高端餐饮由此遭受重创,湘鄂情、俏江南等餐厅的生意一落千丈,挣扎几年后黯然退出餐饮江湖。


2015 年初,马云在达沃斯论坛说:“如果一家企业只想赚政府的钱,那这一定是家垃圾企业。”


公务消费花的不是自己兜里的钱,表面上利润很高,实际上不是真实需求,是泡沫,终究会被戳破。


做生意依赖这种伪需求,终有一天要完蛋。湘鄂情、俏江南就是明证。全聚德幸运的地方在于,它拥有一块 155 年的金漆招牌。


捷径二:依靠一招鲜吃变天,从不创新;


近几年,全聚德砸在菜品创新和店面升级上的钱并不多,店面环境给人“暮气沉沉”的感觉,不得年轻人的欢心。



最致命的是,作为一家餐饮企业,全聚德被众多食客吐槽难吃、服务差。


在大众点评上,全聚德的餐厅基本处于三星至四星之间,评价一般。



被网友吐槽最狠的,大概是它的服务费。不同于自愿给小费,全聚德的服务费是强制收取,且高达10%。用网友的话说,“这么差的服务还要加10%的服务费,哪来的规矩?”



捷径二:吃老本,不重视人才;


一位在全聚德北京加盟店的烤鸭师傅接受《财经》采访时爆料:有经验的师傅,目前在全聚德的月收入只有 7000 多块;而其它烤鸭店如大董,则会给 10000 块以上。不少烤鸭师傅因此跳槽。


经验丰富的师傅离开,自然影响烤鸭的口味。



讽刺的是,烤鸭师傅拿着低收入,而全聚德的高管却工资大涨。2018年上半年,全聚德关键管理人员(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相比 2015 年上半年涨了 60.21%!


公司业绩没起色,高管还能加工资,佩服!


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制度,又留不住掌握手艺的人才,全聚德的业绩怎么可能增长。


不转型,就是在等死!


全聚德尝试过改变。


2016年,全聚德试水外卖业务,推出了外卖平台“小鸭哥”,却完全不是美团、饿了么的对手。一年后,“小鸭哥”停业,期间仅实现营收36.7万元,净亏损则高达243.1万元。


除了外卖,全聚德还做过引入外部资本、兼并收购等与市场对接的尝试,但无一成功。



业绩停滞,转型失败,全聚德的经营可以说陷入了泥潭。但创业做生意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只要不下牌桌,就仍然有机会。


其实不仅是全聚德,转型升级,是所有老字号都要面对的难题。


据相关数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至少有16000家老字号,但目前,经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仅剩1128家,且大部分经营欠佳,像天津狗不理、西安饭庄、广州酒家等等,有的走不出本地,有的连连亏损。更惨的,很多已经是空有品牌,没有产品上市了。



但重新焕发生机的老字号也不少,如走亲民路线的北京稻香村,靠内容营销返老返童的百雀羚,拥抱电商的张小泉,时尚转型的内联升......


所以,老字号也能转型成功。前提是,这需要你保持在Day1状态,对事业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而不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凭借前人建立起的品牌,肆意挥霍,不断考验着用户的品牌忠诚度。


在产品忠诚度面前,品牌忠诚度就是个笑话,否则任何品牌都该永垂不朽了。



就像7-11创始人铃木敏文说的,“你的竞争对手不是同行,而是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永远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渠道是永恒的,再大的帝国也要学会居安思危,更要懂得市场的变革,善变的思维往往比努力重要一百倍!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另: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在右下方“好看”处点个赞,以示鼓励!一个人长期坚持原创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弃。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End】

喜欢就点击“好看”吧!
点击展开全文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
返回顶端